当前位置:香烟网 > 烟草资讯 >

上海控烟立法不应设置"特殊需要" 岂能给控烟留口子

来源: 健康时报 手机版

       上海一度在控烟立法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出台过我国内地第一部由省级人大颁布的控烟法规,2010 年的世博会也坚定地做到了全程无烟。可最近在审定《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时,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却表现得相当纠结。

       这种挣扎具体表现为在第二次修改草案中,“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后拖了个尾巴:因“特殊需要”设置室内吸烟室或“特定场合需要发生的吸烟行为”除外。这不仅和北京等七地坚定室内全面禁烟的立场有区别,甚至和几个月之前同一草案的第一次审议结果也不同。此疑惑一度被解释为“要考虑吸烟者的权利”、“担心立法太严不好执行被诟病”。这不仅未能解释为何控烟草案忽然变得更宽松,而且让立法初衷更加不易被理解。

       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是全球常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确指出,不存在符合安全标准的二手烟雾,再高的科技也难以解决让烟雾只隔离在吸烟室内。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在上海主要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客运站测量PM2.5浓度表明:在室内公共场所设立吸烟区(室),如同在游泳池里设置便溺区一样不靠谱。

        而且控烟保护的不仅仅是大众拒绝二手烟的权益,也是保护吸烟者本人的健康。上海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一个吸烟室内PM2.5浓度最高时甚至超过 10000 微克/立方米,可见对于吸烟者本身而言,吸烟室也成了染毒室!

        执法难度也不是借口。据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对全国已立法城市的评估结果显示:包括北京在内,规定室内场所全面禁烟的城市执法只有更简单——发现室内有人抽烟就可执行,而且惩罚也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在保护民众的健康。这也得到了普遍认可,九成以上受访民众赞同上海实行更严格的公共场所控烟法规。

       无论是满足特殊需求,还是考虑到烟草行业在上海工业领域纳税第一的地位,都不该影响立法的进程。因为没什么比民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还来得重要!特别是在外界空气环境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室内的一口“小清新”更应该为大家保留下来。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目前该草案将于 11 月表决后通过,几乎就在同时上海还将举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下定决心别给控烟留口子,进而推动全国控烟立法进程,这是全上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期待。